“从未想到老师们会在酷暑天跨越五千多公里来到我们这座小村庄进行家访,介绍我的在校表现,了解家庭情况,并向我的家人们介绍了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这让我们一家十分感动。”华侨大学旅游学院2022级学生热孜万古丽·阿卜杜热合曼对华大新疆家访团的到来又惊又喜地说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重要讲话精神,提升学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水平,提高资助育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7月13—20日,华侨大学2023年“承志前行 情暖天山”家访团历时8天,跨越新疆3个市、4个县、8个乡镇对12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家访。
一、精心部署、精细实施、精确学生“急难愁盼”
家访是“精准思政”的有力抓手。走访前,学生处及时制定下发家访工作安排通知,组建由学生处相关人员、学院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一线辅导员组成的家访队伍,精心部署2023年家访工作。召开行前培训会,重点学习新疆少数民族地方政策及民风民俗,对家访过程中所能预见的困难进行充分研讨,做到精准走访,确保实效。家访对象涉及各个年级和群体的学生,涵盖阳光成长计划学生、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学业困难学生以及优秀学生等。家访团对不同学生家庭,设计相应的交流主题和问题,认真梳理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痛点问题,提前了解和掌握受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及工作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业表现、人际交往、奖惩及受助情况等。同时,将家访工作与精准资助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等紧密结合,力求做到通过实地走访过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掌握了解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认同感。
二、用情走访、用心育人、用爱做好“行走思政”
每到一个学生家庭,家访团的老师们都会详细询问学生家庭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来源、生活状况和当前存在困难等,向家长介绍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机制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特色做法,听取家长对学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家访团还向学生家庭送去学校的问候与慰问,通过“聊家常”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做好学习就业规划,淬炼过硬本领与高尚品格。家长们得知学校家访团不远千里来到新疆,既惊喜又感动,热情地把各位老师们迎进家中,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达欢迎和感谢,“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们伽师县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也有更多的机会去内地高校读书学习,希望他们可以在学校和老师们的培养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政管学院2022级学生古丽柯孜·热西提的奶奶握着家访团老师们的手激动地说道。
见到远道而来的老师们,受访的同学们倍感亲切。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学生古兰拜尔·买买提明、法学院2021级学生祖力皮亚·阿布力孜等同学纷纷表示,感谢学校把爱与温暖送到家,在华大求学过程中收获颇多,不仅感受到学校“多元文化”的包容,还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热心的老师,让我们在千里之外同样找到家的感觉,我们定将不负学校和家庭的期盼,以奋斗的姿态,昂扬的青春,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奉献青春力量,争做一粒合格的“石榴籽”。
与受访学生家庭合影
三、深层走访、深入交流、深度共筑“三全育人”
家访过程中,为深度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实际困难,家访团一行走进学生所在的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与当地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社区工作人员,就学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环境、属地教育政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家访团一行向当地有关单位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生基本情况、办学特色、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状况以及培养体系等,详细了解当地基础教育、学生升学、脱贫攻坚、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收集了他们对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家访活动得到当地有关单位的支持与欢迎,纷纷表示家访活动加强了家校联系,有效促进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格局。法学院2021级学生古丽戈乃·吾拉依木江所在村的麦依村驻村第一书记杨书记表示,华侨大学开展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家访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视,相关的资助政策也体现出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令人欣慰与感怀,在今后工作中,希望可以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为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帮扶工作尽心尽力。
为追踪新疆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增进母校与校友的情感联系,家访团一行在家访过程中还与部分校友进行了交流座谈。校友们回顾了自己在校学习期间的点滴记忆,分享了毕业后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成绩和成长,谈吐之间,拳拳爱校之情溢于言表。
与学生所在地的村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交流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坚持组织辅导员老师开展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家访,已走进百余名学生家庭,进一步拉近了学校、家长、学生的距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家访团成员学生处胡璐谈到。